编者按
绿色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绿色制造领域持续取得显著进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零碳工厂等概念逐步落地,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
松山湖高新区高度重视绿色制造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绿色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6月9日,松山湖高新区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东莞松山湖绿色制造专项资金的通知》,鼓励企业和社会投资绿色技术和项目,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松山湖图书馆始终秉承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能,《科技产业微剪报》围绕松山湖重点产业,挖掘、整合权威媒体发布的相关资讯,涵盖行业报告、政策法规、专家解读、科研进展、技术前沿等,每期聚焦一个产业的发展动态,为松山湖园区工作者及时掌握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参考。
目 录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审议通过
国家能源局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五家工业软件企业签约意向落地协议,共筑工业生态新格局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东莞松山湖绿色制造专项资金的通知
有色金属行业碳足迹数据库上线
院士专家为“白色污染”开“绿色处方”
华为携手SchneiTec建成全球首个获TÜV南德认证的构网型储能项目
“健康杀手”超氧阴离子变身生物催化剂
排氧不排碳,美式“绿铁”出炉
专利分析
图书推荐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会议指出: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 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 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 要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相关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更好支持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政府网
所谓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可实现供给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5月30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发布。《通知》明确:
● 绿电直连项目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
● 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不含电网企业)可投资绿电直连项目。
● 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有降碳刚性需求的出口外向型企业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探索开展存量负荷绿电直连。
● 项目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的比例由2025年不低于30%逐年提升至2030年不低于35%,引导新能源项目尽可能就近就地消纳利用。
来源:国家能源局
原文链接

5月21日,2025工业软件服务商大会在东莞松山湖光大We谷国际会议厅举行,大会围绕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聚焦政策扶持、创新驱动、投资促进、园区服务等维度,以精准政策、高效服务赋能企业成长。会上,五家工业软件服务商与松山湖管委会现场签署意向落地协议,涵盖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生产管理系统、AI+工业应用、优化仿真等关键领域,未来将通过技术合作、场景落地和产业协同,加速工业软件在东莞制造业的规模化应用。
来源:创新松山湖
● 申报对象:在园区内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在园区内实施绿色制造项目的企事业单位(本级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除外)。
● 申报时限: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5年8月15日17时,申报单位可通过线上渠道办理。
● 申报项目范围:节能降耗项目、清洁生产项目、绿色低碳评价认证项目、绿色制造之星评价项目和节能服务奖励项目。项目具体要求、资助方式与标准参照《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绿色制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其中,节能降耗项目须完成备案及投资统计数据纳统,符合节约能源的领域主要支持中央空调、电机、空压机、水泵、变压器、照明、锅炉及大型生产设备(单台用电功率达10千瓦)的汰旧更新项目;申报绿色低碳评价认证项目的企业,须满足上年度营收额1000万元以上。
原文链接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绿色制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来源: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官网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打造的有色金属行业碳足迹数据库日前正式上线。据介绍,此次上线的有色金属行业碳足迹数据库1.0版本由四大核心子系统构成:数据在线采集子系统、碳足迹核算子系统、碳足迹分析展示子系统以及碳足迹数据库管理子系统。该数据库以细分产品规模和碳排放占比为研究基础,首期重点开发电解铝产品碳足迹数据库。为加快建设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下一步行业将重点推动三项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加快完善有色金属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量化规则标准体系,推动国际互认;二是推进碳足迹数据库动态更新,稳步扩大细分领域数据库覆盖产品范围;三是聚焦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标准,探索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
来源:新华网
6月7日,“塑料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高端学术沙龙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举办,聚焦塑料工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与会专家们认为,终结废弃塑料污染需在源头减量、材料创新、原料替代和末端治理四方面系统性发力。一是减少塑料特别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二是在特定环境中发展新型可解聚塑料材料,以便塑料制品可重复使用和化学回收;三是大力发展生物(质)基塑料,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四是加大对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支持力度。
来源:人民网
华为数字能源与SchneiTec合作建成柬埔寨首个储能电站,作为当地的能源标杆企业,SchneiTec此前已成功开发柬埔寨最大规模光伏电站。此次建成的12MWh储能项目中,包含2MWh用于验证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离网、弱电网等场景下对电网的稳定作用,实现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平滑输出,并获得TÜV南德的权威认证。项目测试由TÜV南德、SchneiTec和华为数字能源合作完成,此次测试验证了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的惯量响应、高低压穿越、频率支撑与过载等方面的硬核实力。
来源:华为电能网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在酶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研究团队发现,超氧阴离子可成为药物合成的催化剂,参与麦角碱药物分子的合成,为药物绿色制造开辟了全新路径。研究人员介绍,参与麦角碱合成的过氧化氢酶拥有两座“车间”:一座位于酶中心,负责生产超氧阴离子;另一座位于酶表面,负责催化麦角碱分子的合成。两座“车间”之间由一条“输送管道”相连,超氧阴离子通过这条管道被精准输送到酶表面,启动药物分子的合成。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超氧阴离子的生产过程并不需要消耗外源电子,而是由麦角碱底物分子直接“供电”完成,超氧阴离子只在酶表面的底物到位时才会开始生产并启动运输。这种精密的调控机制不仅提高了药物合成的效率,还避免了超氧阴离子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波士顿金属公司(Boston Metal)首次在不产生任何二氧化碳的情况下炼出了铁。其采用熔融铁矿石电解炼铁技术,该技术可用于生产铝、镁、锂、钠和稀土等金属,原料为铁精矿或纯氧化物,铁离子在阴极被还原成铁。在采用熔融铁矿石电解炼铁技术生产铁时,惰性金属阳极浸入铁矿石混合物中,引入直流电使铁矿石熔化加热到约1600摄氏度。与此同时,混合物里的其他氧化物必须保持稳定,电解槽通电电解后生成的液态金属铁聚集在电解槽的底部。电解产生的铁水从电解槽底部出铁口流出,出铁结束后关闭出铁口,继续电解。电解生产的清洁、高纯度的铁水,可以直接送入钢包进行精炼,实验室规模的产能为1吨/月~2吨/月。熔融电解铁矿石炼铁技术纯粹依靠电力实现“绿色炼铁”,可以成为依赖化石能源生产铁水的替代方案。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松山湖公布的绿色制造相关专利一共131条,主要申请机构有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广东中实金属有限公司、广东凯盟钝化防锈技术有限公司、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凯盟(宁波)钝化技术有限公司等(图1),以上企业所申请专利技术主要为C07C(无环或碳环化合物)、C01B(非金属元素)、C02F(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和C07D(杂环化合物)等(图2)。根据聚类地图(图3)显示,所有专利的核心词为化学活性、衍生物制备、能源效率、脂质体试剂、改性剂等,其中改性剂、改性产品绿色制造的相关专利数量最多,是专利申请的热点。

图1 主要申请人排名(显示前十)

图2 主要申请人技术布局

图3 聚类地图

松山湖绿色制造相关专利著录信息
数据来源:HimmPat专利数据库
图书推荐

索书号:TK018-62/1
馆藏地点:产业专题图书借阅区(二楼)
内容简介:本书分类介绍了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年、2020年《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的各项节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技术、流程工业节能技术、余热余能再利用节能技术、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节能技术等。

索书号:TQ320.66-39/3
馆藏地点:产业专题图书借阅区(二楼)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先进注射模具设计的相关内容,阐述了Moldex3D模流分析的必备知识,包含CAE模流分析及Moldex3D简介、Moldex3D前处理网格划分步骤、Moldex3D分析运算及后处理结果、汽车塑件模流分析及模具设计、Moldex3D模流分析技术指引及附录等内容。
科技信息服务

松山湖图书馆共享东莞市总分馆体系丰富的数字资源,同时与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开展深度战略合作,面向园区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提供免费的文献传递、科技查新、专利监测、专题定制、素养培训等深度信息服务,欢迎广大读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