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炎黄子孙,对美食的喜爱和追求可以说是刻进了DNA里。横跨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八大菜系及民俗小吃浩如烟海,各类烹饪方式如炒、爆、熘、炸、烹、煎、贴、烧、焖、炖、蒸、汆、煮、烩、炝、拌、腌、烤、卤、冻、拔丝、蜜汁、熏、卷、滑、焗......更是不胜枚举。身处美食国度的疆域之中,成为吃货也是理所应当。
繁荣的饮食文化离不开历史上吃货们的苦心钻研,尤其是富庶的宋朝。不仅有“大吃货”苏轼,留下了耳熟能详的“东坡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日啖荔枝三百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门下弟子黄庭坚也在师傅的熏陶下用《苦笋赋》表达自己对苦笋的情有独钟“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即便是一心光复河山的陆游也在“吃道”颇有心得——“猎归炽火燎雉兔,相呼置酒喜欲狂”“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除了用才华“带货”的吃货文豪外,宋朝繁荣的饮食业也为吃货们提供了琳琅满目的美食。不仅在节气时令有应季的美食,元宵节的“乳糖、圆子、蝌蚪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并橙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玉屑膏、琥珀饧、生熟灌藕”、端午的“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七夕的“果食、茜鸡”“以瓜雕成花样‚谓之‘花瓜’。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从早到晚都有五花八门的主食、小吃可以抚慰肠胃,仅是面点就有“宿蒸饼、水晶包儿、千层儿、四色馒头、肉果食、羊肉馒头、油酥饼儿、芙蓉饼、鸭饼、花花油饼、金银炙焦牡丹饼......”数十种之多。即便是昼伏夜出的夜猫子也能在营业到三更半夜且种类繁多的“鬼市小吃”中大饱口福,“旋煎羊、白肠、鲜脯之攒冻鱼头、批切羊头、辣脚子、姜辣萝卜。夏月麻腐鸡皮、素签纱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药木瓜汉瞥头攘沙糖、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梅子姜、芥辣瓜旋儿、间道糖荔枝、锯刀紫苏膏、金丝党梅,皆用梅红匣儿盛贮。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绘之类”。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2》
作者:吴钩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是《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续集,收录了《宋朝人的“春晚”会表演哪些节目》《大雅大俗宋朝风》《宋朝人是怎么相亲的?》等作品,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解析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堪称一部宋朝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
《宋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出版:知识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叙述,从他趁着主幼国疑的机会,制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而演出杯酒释兵权的一场戏,巩固了赵氏政权。全国逐步趋向统一,堰武修文,宋朝的经济与文化都有较辉煌的成就。然而北方先后兴起辽、金、夏,华夷反复较量。宋延积弱难返,神宗、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告终。在打着恢复新法的一些奸臣蒙蔽下,北宋两个皇帝都做了俘虏。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为此杀害了坚决抗金的将领。最后重蹈覆辙,蒙古大军步步进逼,三个皇帝或被俘,或死于逃亡途中,或葬身大海。
《大宋往事》
作者:刘明泉刘越籓
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北宋建政立国大约是一千年;从北宋立国到当下是一千多年,历史到北宋那儿正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般来说,但凡在十字路口,总会有热闹看——处在十字路口的大宋王朝就是热闹、出故事的时代。
《南宋王朝》
作者:蒋杏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是一部反映南宋王朝兴衰的长篇历史小说,以绍兴和议、开禧北伐与襄阳保卫战这三个事关南宋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展叙述,完整重现了南宋王朝社会风云激荡,朝野动乱不安,黎民百姓惨遭战争荼毒的乱世境况,还有它的挣扎、血性与骨气。